经济观察报 记者 张英 周悦 在经历了不到 10 年的高光时期后,中国创新药行业已进入大浪淘沙的时刻。
在 IPO 收紧、一级市场投资趋于保守的背景下,不少陷入资金困局的企业不得不将在研药物的权益售出,换取现金流。
据经济观察报统计,截至 8 月 10 日,2024 年中国创新药行业授出权益(license-out)的项目有 59 个,较去年同比增长 47.5%,这些交易项目中有 4 成处于临床前或临床早期。在越到临床后期越贵的规律下,大量早期项目被交易,一定程度反映了企业已经越来越窘迫。
6 月中旬,以一款临床前药物打破全球交易纪录的北京创新药企明济生物,本计划将项目推至临床 1 期再卖出,但迫于资金压力,不得不提前进行交易。
包括 license-out 在内的商务拓展(BD 交易)本是生物医药行业正常的合作模式,它可以发挥不同公司各自的优势,例如善于研发创新的企业将产品权益卖给善于销售的大型跨国药企,这在全球都很普遍。
中国当前的 BD 浪潮带着不一样的意味。它变成了一种困窘下的融资方式,而非帮助实现创新药企自身利益的最大化。
除了授出产品权益外,也有创新药企选择直接 " 卖身 "。自 2023 年底以来,已有 4 家中国创新药公司被跨国药企并购。
这让市场出现了一种担忧:好药苗子被买走了,中国创新药行业还能做大做强吗?
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会长宋瑞霖认为,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,但从另一角度看,也证明了中国创新能力在不断提升,得到了国际的认可。
他表示,当前中国创新药行业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关口,需要建立一个包容创新、支撑创新的制度环境。尤其是在创新药的支付制度上,不应再完全延续以仿制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医保体系。
困境中的交易
6 月中旬,明济生物将一款临床前药物分子的权益授给跨国药企艾伯维,其将有希望获得超 17.1 亿美元的潜在总交易额,其中首付款和近期里程碑付款 1.5 亿美元。
创始人靳照宇形容签下合同时的心情是 " 柳暗花明,绝处逢生 "。此前数月,公司因账面现金流紧张深陷困境。为了控制支出,靳照宇从 2023 年开始已不从公司领工资、不走财务报销。公司团建、年会等活动也暂停了。
与行业内大多数企业一样,靳照宇也找了许多家投资机构融资,大部分机构提出的投资条件是,维持上一轮或大幅低于上一轮的估值。
明济生物的 A 轮融资是在 2018 年完成的,由礼来亚洲基金独家投资了 1 亿元人民币。2021 年的 B 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领投,礼来亚洲基金、国药资本、德屹资本及和玉资本等机构跟投,融资额为 3 亿元人民币。
2018 年到 2021 年,正是中国创新药企高歌猛进的时期。中国创新药申报与获批速度前所未有,海内外资本大量涌入创新药市场,港股 18A 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为未盈利、需要烧钱的生物医药企业铺平了路,共有 75 家企业在这 4 年间成功上市,融资总金额达到 257.5 亿美元。
然而在 2022 年后,资本市场逐步趋冷。2022 年、2023 年,在港股 18A 上市的企业募资额相比 2021 年跌去了 90%,且多家企业上市后破发。二级市场的降温联动一级市场冷了下来。
在 B 轮融资后,明济生物将一条消化道肿瘤管线推进到临床三期阶段,研发进度处于国内同靶点前三,1/2 期数据显示这款药物具有成为 Best-in-class 的可能。另外,明济生物还有一款进入临床 1 期的双抗产品、两款临床前 First-in-class(首创新药)的 ADC(抗体偶联药物)产品。有了这些成果,靳照宇认为,公司估值还与 2021 年持平是不合理的。
在投资机构看来,明济生物核心在研药物针对的胃癌属于国内大瘤种,海外患病人群规模并不大,在国内市场医保谈判、集采背景下,想象空间有限。并且,其针对的靶点 Claudin18.2 属于明星靶点,竞争激烈,投资机构担心该靶点未来会出现与 PD-1 类似的 " 内卷 ",国内很多机构曾在 PD-1" 内卷 " 中吃过亏。
靳照宇试图说服投资机构:Claudin18.2 与 PD-1 不同,Claudin18.2 的成药性更难,不同技术平台做出的产品在药效和安全性上有本质区别,而其在研产品的 1/2 期数据足够惊艳;尽管领跑者日本药企安斯泰来的产品即将上市,但由于成本高昂(该管线是花 12.8 亿欧元收购而来),国内大部分患者可能难以承受它定出的药价,而明济生物未来的定价可以做到让绝大多数患者用得起。
这些价值点曾在 2021 年广受投资机构青睐,但到了 2023 年,已经没有机构再为他的这些判断买单,他尝试寻求银行贷款的支持。他发现,对生物医药初创企业,大部分银行拒绝贷款,即便部分银行(如兴业银行和宁波银行)对科技型生物医药企业设有专项贷款,金额基本在千万元级别。
在所有融资渠道不畅通的情况下,BD 是靳照宇能想到的最好的救急渠道。
靳照宇背水一战,进入跨国企业正在火热布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赛道,期望通过 license-out 的方式获得现金流。他是幸运的,在即将花完账面现金之前,其自免药物分子成功被看中。
靳照宇原打算把这款药物分子推到临床 1 期后再卖出,因为在 BD 交易中,临床数据十分值钱,但由于现金流过于紧张,只能尽快卖出。他认为,如果能推到临床 1 期,交易金额会翻数倍。
不过,与很多成功 BD 的同行相比,靳照宇认为,明济生物是幸运的,卖出的是一款只花了不到一年时间、投入不超 2000 万元的临床前药物分子,公司长期投入的核心管线没有被卖出。
这并不容易复制,需要天时地利人和," 实力我们是有的,但也有运气的成分,正好我们的技术平台那个点成熟了,可以针对初代产品的缺陷进行改进。有些同行其实也很好,但可能没踩到点,没有投资人雪中送炭,在机会到来前因为现金流枯竭提前倒闭了 "。
在这款临床前药物分子的交易对象上,靳照宇没有考虑过国内大型药企。他认为,如果用这款在研药物在国内资本市场融资,融到钱的可能性很低。一方面国内企业资金实力相对有限,难以给出理想的价格。另一方面,在对炎症性疾病及相关创新产品的理解上,跨国企业有更多积累和优势。
在他看来,当前创新药行业的 BD 交易与改革开放初期的 " 来料加工 " 相似,大头利润还是在跨国企业手中。
在他规划的公司发展蓝图里,明济生物未来是一家能够踏踏实实推出好药上市销售的公司,能够获得长期持续的高质量回报。
BD 俱乐部
类似于明济生物这样的交易还有很多。
医药魔方数据显示,自 2023 年下半年开始,中国创新药企业卖出药物权益的首付款总额已经超过了 IPO 募资总额,成为中国创新药企主要的资金渠道。今年以来,这一趋势持续,交易项目数量及交易金额大幅增加。
2024 年 1 — 8 月,license-out 项目已披露的首付款金额接近 15 亿美元,同比增长 35%,潜在总金额为 228 亿美元,同比增长 88%。
据经济观察报梳理,2023 年至今出售管线的卖家中初创公司有 28 家,占比超过 4 成,其中处于 A 轮及 B 轮的公司近 20 家。这些初创公司绝大部分成立于 2020 年,其上一轮融资基本集中在 2022 年左右,但是融资金额较低,甚至低于 license-out 项目所得首付款。当风口消失、寒冬降临,它们的危机感也在加剧,因此选择将自己的早期项目权益卖掉。
港股 18A/C 企业也有 10 家选择出售管线,其中康诺亚(2162.HK)、瑞科生物(2179.HK)等 5 家企业 2023 年底的账面现金低于 10 亿元。如果这些公司的研发投入保持 2023 年的水平不变,绝大部分企业难以撑过两年。
在 BD 热潮下,很多人变得特别忙碌,戴有文就是其中之一。找他的创新药企越来越多,绝大多数是委托他寻找 license-out 的机会。
戴有文是美柏必缔的创始人,2023 年底,在中国创新药行业 BD 交易火热的时节,他将跨境 BD 交易投行业务从原公司剥离出来独立运营。创立 8 个月以来,他的团队已接手了 10 多家公司 20 多个项目。
在依托机构成立的 BD 俱乐部里,有超 3500 人在此活跃。俱乐部成员有多家跨国企业的 BD 负责人,不过更多的是中国创新药企的 BD、董秘、CEO 等。除了日常交流外,俱乐部还开设了 BD 研修班、企业参访沙龙、BD 社交酒会等。
戴有文自 2017 年起就进入创新药行业,起初其公司主要帮助生物医药园区引进海归人才。他记得,那时许多海归都会畅谈要做一家怎样伟大的企业,要组建一只几百人的销售团队,但现在他很少听到这样的声音了。在他的 BD 俱乐部里,大家不会谈使命愿景,往往是直奔主题——管线想卖多少钱、能不能合作,商业结果导向非常明确。
在这些交谈中,他发现,相比于交易总额,大部分企业更在意的是首付款,因为急需用钱。
在这个浪潮里,有许多创新药老板还没来得及搞懂什么是 BD。他们常常告诉戴有文 " 卖向全球 ",似乎去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,实际上每款产品因其特性不同决定了它的买方可能只能是特定区域、特定公司。
也有企业提出意向买方,例如对标某跨国药企一款药物的企业指定戴有文联系对方。但在戴有文看来,这种思路不一定是最优选," 这家跨国药企一般不会认为这个产品有绝对的临床差异化优势,或许还会想为什么要让竞品来替代我,而且了解竞品信息也有利于其优化策略保护市场份额、阻碍竞品上市 "。
一般接触 10 家创新药企,戴有文只会挑出 1 家进行合作。一方面,他知道真正能够被跨国企业认可的项目是少数;另一方面,很多企业对成交价抱着很高的期望,这些企业打头的第一句话往往是 " 某某企业卖了 XX 钱,我的产品也要卖那么多 "。
卖完药卖自己
部分企业在等待 BD 的过程中,走向了并购。戴有文说:" 一家公司董事长去年跟我说想做 BD,问我能不能免费先做,成功后付费,我说不太行。前两天他跟我讲,公司开了董事会,投资人希望把整个公司卖掉,问我能不能接受并购需求。"
有人将 2024 年视为中国创新药行业的并购元年。
2023 年底,亘喜生物以 12 亿美元卖身阿斯利康,成为首家被跨国药企并购的中国生物科技企业后。2024 年以来信瑞诺医药、葆元医药、普方生物 3 家中国创新药企被并购。其中,信瑞诺医药卖出了 35 亿美元的最高价。
对于有并购需求的创新药公司,投资机构东方高圣创始人陈明键接触了很多。他认为,火热的 BD 交易只是权宜之计,最终很多企业都会走向并购。" 活下来有很多方式,卖管线无非是把家里东西拿出去当了,过两天吃完了家里还有几样东西可以值得当呢?不是根本出路 "。
7 月,他在苏州与多家港股 18A 公司创始人进行了交流,他发现许多人的心态发生了明显变化。他还记得,几年前一家公司 CEO 告诉他,未来要将公司做成世界 500 强。这位 CEO 原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员,回国后在多家大型生物医药公司做过高管,此后自主创业,做出了全球第一款皮下注射 Pd-L1。
这家公司的市值一度达到 300 亿港元,现在已跌至 10 亿港元。如今这位 CEO 告诉陈明键,虽然不能 " 躺平 " 但要 " 蹲下来 ",放弃许多管线,改做一些有潜力的前期研究。
陈明键称,现在的企业很少会排斥他提出的并购意向。同时,在他将多条并购交流视频放上网后,有 A 股上市公司董事长主动给他打电话表达并购的意愿。
" 虽然目前还没有重磅的本土企业并购创新药企交易出现,但未来一定会出现,因为对于华润医药、上海医药等巨头而言,创新转型是他们的战略方向。" 陈明键判断,今年下半年创新药行业会有多个并购交易出现,很多已经在酝酿中,只是因为尚在水面下,大家不了解。
还会持续
" 现在 BD 交易相对集中的原因是,它成为了一种融资方式。" 宋瑞霖对经济观察报表示,很多公司砍掉管线,把某些管线的市场开发权、商业化利益交易出去,其实是在不得已情况下的一种融资手段,当然不属于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常规 BD 模式。
一位医药资深分析师在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时分析:一方面,IPO 通道并未放宽,现在即使是基本面不错的公司在申请 A 股科创板上市时也会被审多次;另一方面,在美元加息潮下,当无风险收益率达到四五个点时,很少人会愿意投资股权。他认为,在这样的环境下,BD 是一件创新药企不得不做的事,因为这几乎是唯一的来钱方案。
近一年来,专注于医药行业的高特佳投资集团副总经理王海蛟,也在帮助所投企业寻找优秀的 BD 人才和相关 BD 机会。从他的视角看,A 股收紧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 IPO 通道,企业无法通过上市获得融资,也联动了一级市场投资人在缺乏退出通道的情况下不敢再投。" 任何资金都是有退出期限的,即使有意愿做耐心资本,也需要遵守基金设立时约定的投资周期 "。
他强调,要解决当前的难题,首先应该保持 IPO 通道的畅通。" 只要能 IPO,就算破发,投资人也是认可的,因为破发只能说明标的不够好,下次可以再选优质的 "。
上述医药分析师认为,当前这种被产业方买走权益或者并购的方式不见得是一件坏事,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行业出清的机会。" 产业资本是更加懂行的 "。
创新药企与跨国企业合作是中国创新药的一次出海机会,被跨国企业买走权益的创新药也有机走向全球市场。这意味着同一款创新药在本土资本和外资手中,产生的价值可能差别巨大。
宋瑞霖说,部分项目能够被跨国企业买下却无法得到国内资本青睐,与本土市场塑造的资本偏好有关。
他表示,资本市场需要的不仅是产品本身的创新价值,还需要其未来的盈利能力,资本关心什么样的产品能够有回报。" 你看中国企业中真正能够挣大钱的,难道都是创新企业吗?什么样的市场决定了什么样的企业能生存 "。
宋瑞霖认为,当前中国创新药相关的产业制度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节点。
他说,应该让真正有临床价值的产品更好地应用到患者身上,同时又能让他们得到合理的回报,如果创新得不到回报,就没有人做创新。当下急需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环境,能够承载创新药品,展现它们的价值。" 中国的医保体系是以仿制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,当前应该针对仿制药和创新药建立不同的医保报销体系。中国创新药现在面临的支付困境,是因为中国缺少商业保险,所以我们整个保险制度要进行大的改革,上海已经明确提出壮大商业保险。因为单靠基本医保是支撑不起创新药的。" 他建议,医保应该量力而行,在支持创新上给商业保险留下通道。在这个通道中,创新药不再以现在的固定比例支付。
宋瑞霖认为,用动态的报销比例来取代现在固定的报销比例,给患者、慈善组织、企业让利,给商业保险留出更多的空间,才能够真正建立一个成熟的创新药市场。
7 月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,包括促进医疗、医保、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,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机制。宋瑞霖说,落实三中全会决议精神的第一步应该是:所有部门都拿一把尺子衡量医保、医药、医疗这三者的联动还能做哪些工作,对创新是不是采取了更加友好和包容的政策。
对于当前中国创新药企卖出药物权益、甚至直接 " 卖身 " 的热潮,多位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一两年还会持续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